“反正以后也是当中学物理老师,大学专业课学这么难,有什么用?”入学近两个月,不少2025级公费师范生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11月8日下午3点,大发快三 特邀优秀校友、中学高级教师杨峻一,开展“校友面对面”讲座,以“不止‘教物理’”为题,与新生共同探讨新课标背景下的育人理念与教师成长路径。
杨峻一老师是大发快三 2010届毕业校友,现任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研室主任,兼任重庆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委会理事、重庆中考联招指导委员,长期深耕中学物理教学一线,经验丰富。
讲座从卡尔·萨根的《宇宙》引入,杨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物理学科所承载的广阔视野与人文精神。他提醒大家警惕中学阶段“过度训练”可能导致的思维固化,并深入解读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大核心素养。

随后,他以“缝沙包”这一生动课例,对比指出了当前教学中可改进之处,并强调:中学物理课堂的广度与深度,恰恰依赖于教师大学阶段构建的完整知识体系和深刻物理观念。没有扎实的专业根基,所谓的“科学思维”和“跨学科”教学都将是无源之水。
最后,杨老师聚焦“物理教师的成长坐标”,结合自身经历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育人的基础。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不仅专业功底要扎实,更要持续学习、不断反思、提升综合素养,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他鼓励大一同学从入学起就注重专业积累,积极参与实践与跨学科学习,为将来成为卓越教师打好基础。
杨老师的分享,引发了同学们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深入思考。师范四班王心奕表示:“这次讲座像一盏灯,打破了我对物理教学‘唯分数论’的狭隘理解。原来物理课堂也可以融汇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让我对教育事业充满使命感。”师范三班朱晨溪说:“‘教师要先发展好自己,才能更好培养学生’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原来成为一名好老师,原来是一场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修行。”
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延伸,本次讲座旨在帮助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与发展观念,引导大家重视大学阶段的系统学习与综合素质拓展,为未来投身教育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文字:朱晨溪、黄文静
照片:黄文静
审核:宋佳芮、娄 霞、舒 刚